党员带头谋增收 群众致富干劲足
| 招商动态 |2016-10-26
近日,绵绵秋雨中,荥经县新庙乡德义村的徐家山珍稀黄金茶种植基地一片忙碌。近百名村民身披蓑衣、头戴草帽,为茶园清除杂草。
“在茶园打工,每天可挣110元。”贫困群众童孝忠说。
德义村因山高路远、人口分散、基础设施滞后等导致贫困。脱贫攻坚开始以来,该乡党委政府、联系帮扶单位结合德义村优势,按照以茶叶发展为主,其他种植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思路,对外招商引资发展产业,并充分发挥党建作用,促进该村产业发展。
党员带头建基地
凝聚人心促发展
德义村有丰富的林地、土地资源,适合种养业。去年年初,该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,签订了在该村建立“珍稀黄金茶种植基地”的项目。
建设基地要新修道路,需要占用周边村民的部分土地。
“村里有了产业,还怕生活过不好吗?”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光品带头,不要一分钱就让出自家的部分林地;接着,村里的党员陈松林也无偿让出需要被占用的自家林地;随后,该村党员带头,群众响应,使征地修路工作迅速顺利完成。
在土地征用过程中,遇到村民不理解、不配合的情况,德义村的党员们自发地一次次前往村民家中,做好村民的思想沟通工作,说服他们支持产业发展。
去年8月,德义村徐家山珍稀黄金茶种植基地顺利建成,它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流转当地土地2000余亩。该基地最多时有近200名村民在此务工。
“我们一家老老少少都在基地打工,每人每天收入110元。”村民宋云康说,种植基地建成后,他既可以守着家又可以挣钱,除去每日的务工收入,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用,家庭收入翻了一番。
创新模式助增收
致富路上劲头足
受历史、地理、环境影响,德义村有部分村民存在“等靠要”的思想。怎样让村民从“要我富”到“我要富”转变?
该乡党委政府创新模式,在德义村实行“以奖代补”政策、建立产销一条龙服务的蔬菜合作社等模式,让德义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。
“产业发展得好,就能获得乡政府的奖励,此举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。”该乡党委副书记刘光锐说,以往村民缺乏发展积极性,现在通过“以奖代补”的方式,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了,生活质量逐渐改善。
贫困群众梁寿清由于家庭贫困,一直以来靠政府补贴得过且过;如今,在奖励政策的激励下,他饲养了6头肥猪,不仅卖出好价钱,还得到1000元奖励。
“通过自己的努力,生活才会过得更好。”梁寿清说。
德义村种植产业多元化发展后,山高路远将导致成本增加,影响销售收入,该乡党委政府牵头,由第一书记王云协调,在德义村建立了蔬菜收购点,省去了村民的路程费用,减少了他们的舟车劳顿;同时,积极联系该乡临近的养老院、企业单位,确保蔬菜销售有门路,村民销售蔬菜持续有收入。
来文选自雅安市人民政府网
青,点赞吧